首页

严厉女王微博

时间:2025-05-30 01:00:29 作者:香港法律专家谈国际调解院: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新契机 浏览量:53457

  中新社香港5月29日电 题:香港法律专家谈国际调解院: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新契机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国际调解院在推广调解文化、完善调解规则及推动调解国际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也为香港打造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实践经验。”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香港仲裁师协会前会长、SFKS邝志强律师行资深合伙人邝志强如是说。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国际调解院成立后,主要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受案范围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一国与另一国国民之间的争议、私人主体间国际商事争议三个方面。

图为香港仲裁师协会前会长、SFKS邝志强律师行资深合伙人邝志强。(受访者供图)

  作为深耕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多年的资深专家,邝志强表示,调解程序以自愿为基础,当事方保留对争端处理进程的控制权,不会像仲裁那样可能出现出乎意料的结果。调解过程完全保密,“可跳出框框更灵活地讨论并达成双方满意的和平解决协议”。

  “设立国际调解院可提供一个恒常平台,便利、帮助并促进各方通过国际调解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以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摒弃零和博弈,回应国际社会对和平安全、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强烈诉求。”邝志强说。

  当前,香港正着力构建亚太区主要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邝志强认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应具备多机制融合、治理多元、科技赋能及人才集聚等核心特质,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将极大促进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成为香港构建这一中心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力量。

  邝志强认为,香港的核心优势在于“一国两制”下的制度融合性。作为全球唯一实行普通法的中英双语司法管辖区,香港的法律体系既受基本法保障,又拥有独立的案例库并受到国际商界信任。“调解需要坚实的法律保障和稳定的环境,才能使当事方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寻求争议解决,香港的成熟司法环境为此提供了基石。”

  地缘战略价值同样关键。邝志强补充说,香港背靠中国内地、面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市场的天然“桥梁”。“例如在涉及内地的跨境纠纷中,香港既能理解内地商业逻辑,又能以国际规则服众,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邝志强表示,对于香港法律界人才来说,国际调解院的落地也开辟了新赛道,带来巨大的职业发展机会。“香港的调解员和仲裁人可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到更高端、更多元化的调解程序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国际调解院的建立也要求香港进一步完善调解法律框架及相关政策,促使调解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进而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因此,年轻律师应该关注调解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学习和掌握国际调解的流程、规则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以便抓住新机遇。”邝志强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政部: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博物馆夜间开放有不同模式,一种是短期内的夜间活动,比如会有服装秀等互动品鉴项目;一种则是相对长期的延时开放,可能以展览为主,有一些配套活动。”他说。

最高检: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

该援乌计划出台之际,美国共和党2024年总统竞选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是耻辱,美国纳税人实际在支付乌克兰公职人员的工资,而我们毛伊岛的公民在被大火摧毁的2200多栋建筑中自生自灭。这是又一个‘美国排在最后’的例子。”

【党外人士话复兴】田沁鑫:做大家认可的 真正有人民性的作品

据了解,今年永定区洪山镇水稻种植面积8300余亩,亩产可达1300多斤。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及水稻等优势农业,指导种植户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统一田间管理,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天津三部门出台行动方案 重点培育6种体育消费新场景

“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到内容要求和保障措施,《意见》都切中了当前中职教研的关键问题,全面而具体。”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黎国喜如此评价,但他认为,难点在于如何根据指导意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为此,中山市教体局将进一步完善全市中职教研体系,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围绕“三教改革”,分批分层组织相关培训,尤其要做好做实校本培训;进一步创新教研模式,探索上下联动、工学结合、联合教研等多种途径和形式的教研模式。

各地加快盐碱地治理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在天津,“一年至少一部生态环保法规”已不稀奇。当地先后制定生态环境、海洋、湿地等保护条例,大气、水、土壤、机动车等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11月,全国首部“双碳”地方性法规《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开始施行。在一系列“组合拳”下,天津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全局性好转。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